全校高清监控,家校同步,家长随时查看;
孩子到校安排专业心理老师一对一服务;
小、初、高文化课程同步,辅导考试;
住校老师24小时响应家长需求;
毕业三年内孩子问题反弹,免学费回校入读。
小秀的妈妈跟闺蜜吐槽:她觉得女儿变了,跟自己不亲近了。最近小秀刚从国外回来,妈妈本来是很高兴的,但就是因为女儿外出的时候她没忍住问了几句“跟谁啊”、“去哪儿啊”,没想到女儿的反应非常的不耐烦,母女俩为此大吵了一架,女儿气得摔门出去,妈妈也因此伤透了心。
闺蜜作为和事佬就去找小秀问是怎么一回事,小秀说:“我出门只是去见以前的同学,肯定有女生也有男生,我妈就说你跟谁一起出去?叫什么名字?男的女的?父母是干什么的?像查户口一样把我的同学挨个问。还问什么时候回来?为什么要在外面吃完饭才回来?她说是关心我,我觉得那就是她的控制欲。”
可见,过度的唠叨只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,把孩子推的越来越远,从而破坏亲子间的关系。
那么,家长该如何避免唠叨呢?
1、说话要就事论事
碰到孩子犯错的时候,家长只需要提醒一次就够了,不要抓住这一件事情没完没了地说,更不要翻旧账。否则无论家长说什么,孩子的第一反应都是烦躁地想赶快逃开,并不会听进去家长的话,也就起不到积极的教育、引导作用。
2、多换位思考
家长在准备开始启动“唠叨”模式之前先想想自己喜不喜欢被人唠叨,想想自己在孩子这么大的时候是不是最怕家长的唠叨?尤其是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,家长不停地念叨:“早跟你说了要好好复习吧,光知道玩,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,就没有玩的时候……”
这个时候家长的唠叨只会加重孩子的心里负担,严重时还会导致孩子厌学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,家长应该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,多说一些鼓励的话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唠叨。
3、用写书信的方式避免语言上的唠叨
有些家长在指导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忍不住“翻旧帐”,比如:孩子主动在扫地,妈妈在旁边“监督”:“你轻一点别把灰弄的到处都是,你看看你每次做事情总是这么邋遢,你干完我还得给你‘擦屁股’。”
有些话本意是好的,可是一说出口就变味儿了,而写信则能很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。当家长把想要说的话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的时候,就能很好地“过滤”掉一些负能量和“废话”,以避免和孩子发生直接的冲突。
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,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,都怕别人的“唠叨”。即使有时候犯了错误,需要的也是别人的帮助和理解。家长们不妨放平心态,尽量减少没有用的说教,而是学着和孩子做有效的沟通,从而帮助他更好地成长。
搜索标签:
本学校面向8-18周岁青春期叛逆孩子,对存在厌学、早恋、叛逆、离家出走等问题青少年采取行为矫正辅导教育,常年面向全国招生,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,安全有保障!
Copyright © 2014-2021 www.txt666.com 汉川市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. 版权所有
学校招生对象:8-18周岁青春期存在孩子厌学、早恋、离家出走、亲情冷漠等行为习惯问题,常年面向全国招生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19013119号-8 PC端网站地图SITEMAP.XML 网站tags页